目前分類:[Learning] 育兒知識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讓自然生活提昇兒童免疫系統
養寵物能降低過敏、增強抵抗力?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我好想養寵物,可是擔心孩子過敏,不敢養。」究竟寵物與過敏的相關性如何?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丁綺文醫師分析最近10年來的醫學研究資料,發現養寵物是否增加兒童將來發生氣喘的機率,受到三大關鍵因素影響:過敏遺傳、兒童年齡和寵物種類。

丁綺文醫師提到,歐洲跨國調查發現遺傳體質才是影響過敏傾向最重要的因素,具有強烈過敏家族史的兒童,比較不適合養寵物;但是對於輕度或不確定過敏體質的兒童,在母親懷孕或嬰幼兒時期,就開始接觸動物,反而將來發生過敏疾病的比例降低。

為何如此?丁綺文醫師說明,6歲以前兒童免疫系統還在發育與調整,免疫細胞 白血球當中的幫手T淋巴球,分為第一型(Th1)與第二型(Th2);第一型幫忙抵抗感染,第二型促進過敏反應。這兩型細胞來自同源幹細胞,所以如同蹺蹺 板一樣你消我長。如果兒童及早接觸動物,牠們身上和排泄物所含的細菌與人類不同,通常不致傳染飼主,但卻可以激發Th1升高、Th2減少的免疫反應,結果 抵抗感染的能力增強,過敏的傾向反而被壓制。

至於寵物的種類也應選擇。中心動物醫院院長杜白醫師建議,貓喜歡舔毛,唾液和皮屑是過敏原,因此養貓引起過敏的比例較高。狗就沒有不良影響,有些研究甚至發現具有過敏遺傳體質的兒童養狗,成人時過敏疾病反而減少。養鳥則對呼吸道比較不好,會增加咳嗽症狀。

丁 綺文醫師說家長無需害怕過敏而阻止孩子養寵物,也不必因為懷孕或添了小寶寶而把寵物送走。及早接觸動物,選擇合適的寵物種類,對於免疫系統利多於弊。除非 家族有強烈的過敏體質,或者經過抽血檢測確實過敏指標異常才需顧忌。太講究衛生、過度保護孩子,可能造成反效果。兒童需要更接近自然的生活,來誘導他的免 疫系統,提升抗病力,遠離過敏。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miniMe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者(編譯王先棠╱路透紐約8日電)
  英國學者最近表示,喝母乳的嬰兒接受立體視覺功能檢測時,表現明顯比喝奶粉的嬰兒好。倫敦兒童衛生研究所學者辛格爾說,這項研究為「哺餵母乳對視力發展有長遠益處」的論點,增加了新證據。
辛格爾等人在近期「美國臨床營養學刊」發表論文指出,學界一直認為,母乳脂肪酸DHA的含量比奶粉高,這可能促進喝母乳嬰兒的視力發展。許多廠商也因此在嬰兒奶粉中添加DHA。
為瞭解實情,辛格爾的研究團隊觀察了78個喝母乳長大的幼兒與184個喝奶粉長大的幼兒,他們的年齡都在4到6歲間。研究人員還在喝奶粉的幼兒出生後的六個月期間,於奶粉中隨機添加DHA或花生油酸。結果顯示,喝母乳長大的幼兒的立體視覺反應能力,比喝奶粉的幼兒好很多。此外,無論所喝奶粉中是否添加DHA,幼兒的視力表現並無明顯差異。
辛格爾等人在論文中指出:「這些發現支持了哺餵母乳對於立體視覺發展有長遠好處的假設。」辛格爾也強調,研究人員並不瞭解其中牽涉的機制,而母乳中是否含有DHA與幼兒視力發展的關係何在,仍待研究。

====================================================
在無敵媽媽寫日記中,這位媽媽提到了母乳如何影響兒童的視力發展

http://www.wretch.cc/blog/ExampleMom&article_id=2742218

miniMe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星洲日報╱副刊 文:柯世力 2006/07/31
前些天,帶兒子去逛書局,他吵嚷著要我買一個精致、昂貴但不實用的鉛筆盒給他,最後我只買了一個“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給他,他的嘴頓時呶了起來。
接著,他看中一個設計小巧玲瓏,曲線優美,尺面圖案喧賓奪主地蓋過刻度的精美塑料尺,我買給他的卻是一把木尺。
他的嘴嘟得更有“克夫”(curve)了。
我不作聲,打算晚上臨睡前才透過故事開導他。

自升為人父後,我一再提醒自己要貫徹一個與東方社會價值觀反其道而行的育兒理念──再富也要窮孩子(雖然我並不富有)。
幾年下來,我漸感難以堅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輾轉讀到南京大學一布告欄上,一封署名為“辛酸的父親”寫給其上大學的兒子的“匿名信”,才又深感無論如何得貫徹始終。
上述“私函大公開”(是無奈才將私函公開吧?)很有轉述的價值,茲摘錄如下:
親愛的兒子:
儘管你傷透了我的心,但是你終究是我的兒子。
雖然,自從你考上大學,成為我們家幾代裡出的惟一一個大學生後,心裡已分不清咱倆誰是誰的兒子。
扛著行李陪你去大學報到,挂蚊帳鋪被子買飯菜票甚至教你擠牙膏,這一切,在你看來是天經地義的,
你甚至感覺你這個不爭氣的老爸給你這位爭氣的大學生兒子服務,是一件特沾光特榮耀的事。
在你讀大學的第一學期,我們收到過你的3封信,加起來比一封電報長不了多少,言簡意賅,主題鮮明,通篇字跡潦草,只一個“錢”字特別工整,而且清晰。
大二以後,從你一封接一封的催款信上我們能感受到,言辭之急迫、語調之懇切,讓人感覺你今後畢業大可以去當個優秀的討債人……
最令我痛心的是,今年暑假,你居然偷改入學收費通知,虛報學費……
沒想到你竟也運用這招,來對付生你養你愛你疼你的父親母親,
僅僅為了能出入卡拉OK及酒吧……我一想起這事就痛苦,就失眠。
這已成為一種心病,病根就是你──我親手撫養大卻又倍感陌生的大學生兒子。
不知在大學裡,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識和社會閱歷之外,還能否長一丁點善良的心?

閱畢整封信,我想起妻懷孕時一位辛酸的父親第一次上做超音波掃描時,我最關心的不是胎兒的性別,而是他到底是孤身上路抑或結伴而來──雙胞胎甚或4胞胎?
難以兩全其美
我執教的學校,有2男2女各取名為“歡、樂、新、年”的4胞胎兄妹。
我常看到他們的爸爸拎著4份一模一樣的便當盒在籬笆外分4次塞給4名可愛的孩子,而每次看到他們蹦蹦跳跳地回課室享用,便知道他們對便當的“內涵”相當滿意。
我身為窮教員,如果孩子是結伴而來,我所能給他們準備的便當的內容,恐怕會顧得了“量”來顧不了“質”。
我之所有這種顧慮,主要受華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傳統觀念所影響。
直到有一天,我那移居澳洲多年的老同學回國探親,及時給我來個當頭棒喝。
據他說,澳洲人民生活富裕,然而他們在信奉上帝之餘更信奉:“再富也要‘窮’孩子!”的教育理念。
他們認為,在過份呵護下長大的孩子將無法自立並且不懂感恩。
他回國的第二天,我陪他冒著風雨出外辦點事,
他指著一個被包裹得像棉花團的華人小孩說:“孩子應當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
他說在澳洲,即使冬天時也很難見到“棉花團”;如果是艷陽高照,母親們也會別有用心地故意不撐開嬰兒車的遮陽棚。
我們東方家庭“再窮也要富孩子”的做法,看來有糾正的必要了。
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後,決定等將來孩子入學了,為他準備一些“其貌不揚”的便當,以窮他物質,富他精神。
不同意義的象徵
其實,以上辛酸的父親在信裡提到的不孝兒,恰恰是我們用傳統的“再苦不能苦孩子”模型塑造出來的典型“模”特“兒”。
我手頭上有這麼一則資料:
美國費城納爾遜中學門口有兩尊雕塑,左邊是一只蒼鷹,右邊是一匹奔馬。
雕塑所要表達的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鵬程萬里和馬到成功,
而是象徵一只餓死的鷹和一匹被剝了皮的馬。
原來,那只蒼鷹,為了加速實現飛遍五大洲七大洋的偉大理想,練就了各種高超優雅的飛行本領,結果忘了學習覓食,只飛了4天就活活餓死了。
那匹奔馬嫌第一位主人──磨坊老板給的活多,就乞求上帝把它換到農夫家;最後又嫌農夫餵的飼料少,又要求與其他馬對調,最後到了皮匠家──不必幹活,飼料又多,好不愜意。然而沒過多少天,它的皮就被皮匠剝下來做了皮革。
由此可窺見,一個缺乏起碼的獨立生存能力及不懂感恩的人,
無論他有多大的才華,日後有多了不起的成就,都不算是一個健全的人,都是一個生命有缺憾的人。
動物界有一套超越萬物之靈的育兒理念,許多動物在它們的幼兒很羸弱時,會把它的幼崽含在嘴裡或護在翼下,怕它們遇險而夭折;但當它們的孩子長大些,它們會毫不留情地把孩子趕離自己身邊,讓它們獨自去經風雨、練本領,甚至不給孩子留下回頭路。
只有這麼做,孩子才能經得起任何風浪之襲擊,才能夠絕處逢生。
含在嘴裡護在翼下和趕離身邊(只掛在心上),都是父母對孩子不同的愛的體現,連動物也深懂慣子如殺子的道理。再富也要窮孩子,才能逼孩子學習獨立前行,學會感恩惜福,畢竟,孩子的後半生我們已不能參與了……。

miniMe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文/施名玥 指導醫師/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賴宗炫
當準媽咪第一次感覺到胎兒在動的時候,那種從心底流露出的驚喜,真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其實,胎動不僅是胎兒在動而已,也是能顯示寶寶生命活力的重要指標,更是你們親子間特殊的溝通方式;這時,千萬不要忘記讓爸爸也一起參與,你們之間的奇妙互動!
當妳知道懷孕的那一天,也許還沒有深刻地感覺到,妳即將當媽媽了!直到第一次聽到胎兒的心跳,第一次感覺到胎動,才愈來愈有真實感,一個小生命在妳的子宮裡逐漸成長,妳真的快要當媽媽了!根據研究,孕婦自己在家裡測量胎動,確實可以降低胎死腹中的機率,在此提供準媽咪DIY記錄胎動的方法。
孕媽咪何時能感覺到胎動?

事實上,在胎兒形成之初,胎動就已經存在了,不過,因為胎兒還太小,再加上有羊水的阻隔,媽媽通常感覺不到;直到懷孕16~20週,孕婦可以第一次感覺到胎動,而經產婦通常比初產婦更早感覺到胎動。
胎動在剛開始時並不明顯,但之後卻會愈來愈明顯且頻繁,有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看到媽媽的肚皮局部隆起,因為寶寶興奮地一陣拳打腳踢,震動了好幾下,也讓爸爸和媽媽好奇地想:「寶寶在高興什麼啊?」;直到胎兒將近足月時,胎動變得愈來愈少,因為此時胎兒的體型增大、羊水量減少,使得子宮內的空間相對地變小,胎動也就自然地減少。
胎動是什麼樣的感覺?
每一位孕媽咪的狀況不同,對胎動的感覺也不同,有的孕婦形容胎動就像小球在肚子裡面滾動;有的則感覺像是腸子在蠕動;也有奇妙的說法,是好像氣泡的運動;更有趣的則形容,像蝴蝶在肚裡閃過。妳呢?妳的胎動是什麼樣的感覺呢?
胎動的頻率
胎動是寶寶健康的指標,平均一天的正常胎動次數,由懷孕24週的200次,增加到32週的575次是最高峰,直到足月時,會減少至282次,不過一般孕婦是不會感覺到那麼多的胎動。
至於何時是胎動最活躍的時候?就是當媽媽吃完飯後,血糖升高,胎兒的心情愉快,心跳速率加快時的這段時間,而晚餐過後更是胎動最頻繁的時候。
胎兒的行為狀態
胎動指的是胎兒的主動性運動,呼吸、張嘴運動、翻滾運動等,如果是被動性的運動,像受到母親咳嗽、呼吸等動作影響所產生的,就不算是胎動,不過,胎兒就如新生兒一般,大多處於睡眠狀態。胎動可分為睡眠和清醒兩個時期。
睡眠時:又可分為安靜睡眠期和活動睡眠期。
●安靜睡眠期:利用超音波即可觀察得到,胎兒處於完全睡眠的狀態,對於外界的刺激或聲音,都沒有明顯的反應,因為不容易被吵醒,此時幾乎沒有胎動產生。
● 活動睡眠期:有各種不自主的運動,如手腳運動、翻滾等,寶寶的心跳也會有加速的現象,容易感受到外來的刺激。如果此時,準媽咪稍微變換一下姿勢,寶寶就可能會被驚動而醒來。
清醒時:胎兒全身性和各部位的運動,例如:肢體運動、脊椎屈伸運動、翻滾運動、呼吸運動、快速眼瞼運動等。
胎動異常之因
胎盤功能不佳:造成胎盤供給胎兒的氧氣不足,胎動會減緩。
臍帶繞頸:由於胎兒可以在羊水內自由地活動,發生臍帶纏繞住頸部的情況,雖然臍帶繞頸很常見,但如果纏繞得太緊就會造成寶寶缺氧,胎動減少,甚至死亡。
胎盤剝離:通常會造成媽媽劇烈的腹痛、大量陰道出血和寶寶心跳減速,通常較容易發生在有高血壓病史,或腹部曾遭外力撞擊的孕婦;因此若孕婦在劇烈的運動後,發現胎動有突然靜止的情形,就要注意了,可能有立即的危險,應儘速就醫,以確保寶寶的安全。
孕婦發燒:輕微的發燒,胎兒因為有羊水的中介和緩衝,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如果孕婦的體溫持續超過攝氏38度以上,孕婦身體周邊血流量增加,但子宮和胎盤的血流量減少,寶寶也會變得少動。
孕婦吸菸或服用鎮定劑:將會導致寶寶活動力減低、早產兒、寶寶體重過輕,應在懷孕前戒除不良習慣。
當胎動減緩該如何處理?
胎兒在孕婦肚子裡的活動,可以看得出他的健康程度,但每一位媽媽有個別差異,每一胎的情況也不一樣。有的寶寶活動力旺盛,把媽媽的肚子當運動場;有的寶寶則是偶爾才踢一下。
雖然胎動是反映胎兒活力的訊號,但也不要太過在意,有些緊張型的準媽媽只要一個小時感覺不到胎頭,就擔心害怕胎兒是否出了問題,這樣只會加重心理壓力,徒增煩惱而已。
所以,當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減少時,應該安靜下來不要慌張,先停止正在走動或忙碌的狀態,休息一下後,再觀察胎兒的活動。如果發現胎動真的減少,甚至是停止了,就應該儘快地找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測量胎動DIY
現代醫學可以利用先進的科技儀器,測得胎兒的健康與活動狀況,但是花費較貴又費時,其實孕婦也可以自行測量、紀錄胎動次數,不但簡單而且便利。
1.每日找空閒時間測量胎動次數:孕婦自懷孕的第28週起,每天找空閒時間(建議晚餐後,因為此時胎動較頻繁),採左側臥或靜坐姿勢,記錄10次胎動所需的時間;若小於 120 分鐘,表示胎動次數沒有異常,但如果沒有感覺到胎動,或10次胎動的所需時間大於2小時,應該儘快地找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2.計算固定時間內的胎動次數:準媽媽每天分別在早上、中午、晚上各利用一個小時的時間測量胎動,若平均每小時少於3次,表示可能異常。
3.白天測量胎動次數:是最簡單的方法,即準媽媽在白天測得10次胎動,就可以安心了。
不舒服時,妳可以這樣做…
運動技能:如果妳覺得寶寶壓迫到妳的橫膈膜或其它器官,讓妳呼吸困難的話,妳可以做手臂伸展的運動。
1.深深地吸一口氣,慢慢地將一隻手臂舉高到頭上。
2.深深地吐氣,慢慢地將手臂放下。
3.重複做幾次。
此運動可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痛苦,和消化不良的現象,也可以使胎兒移動到一個令你比較舒服的位置,並消除緊張和疲勞,增強體力。
按摩:如果因為胎兒的活動太活躍,使妳晚上睡不著覺,不妨換個姿勢,但如果還是沒有用的話,那麼可以請老公幫妳做腹部按摩。

miniMe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